写给三年前的自己
Hi,曹将:
刚刚看了你写的 2015 年总结。
那时,你刚工作一年。
文字里有很多困惑,其中一点是:被标签化。
你举了个例子,说某天和 A 一起出去吃饭,遇到了她的朋友 C 。
A 介绍你时的句子是:这人 PPT 很厉害,以后要做幻灯片时可以找他。
当时你的表情是苦笑。
敏感的你甚至觉得这是一种侮辱,毕竟,就像一个画画的人,被夸赞文字漂亮,总觉得很不对劲。
其实这是表层的原因。
更底层的是一种恐慌:如果多年后自己仍然只能靠老本来形成记忆点,那也就意味着在走下坡路。
毕竟,老本意味着消耗,消耗意味着落后。
你是狮子座,你讨厌落后。
于是,你开始刻意地与过去为敌,在自媒体上,写更多的故事,让大家知道你的文字还有潜力;在工作上,去搭建模型,去制作标准化表格,追求比他人更好又更快地得出结果。
你希望以另外的方式来证明自己。
但是,现在的我,也就是将来的你,再看这一切,其实有不一样的想法。
第一,人和人的交往,总是需要标签来开门。
可能是美,可能是气质,也可能是某种技能,甚至是某种状态,比如佛性。
类似我们对品牌的记忆,总是与某个故事或某句口号联系。
例如想起无印良品,大脑中的关键词就是「简约」与「自然」。
标签是把钥匙,打开的是人这扇门。
只有当他人对你的某个特质感兴趣,才会有后续的链接可能。
所以,你无须对过去抱有太大的敌意。
第二,要有新的标签,就必须有新的深耕。
当时的你还不知道,未来会有个新的标签,它叫效率。
效率本质上是脱胎于 PPT 。
因为在接触幻灯片时,你发现原来有这么多的技巧可以摸索,于是,大脑中植入了一个底层欲望:只要是被公认的好的应用,那就应该琢磨透。
琢磨的过程包括两个维度:
其一,是使用说明,也就是它到底有哪些功能,如何操作得以实现;
其二,是工作场景,功能只有实现运用,才具备落地价值。
爱好让你去发现,工作让你去体验。
↑ 工具与场景
而这还不够。
内容还仅仅是工具和场景,它们并列地组织排列,缺少一个脉络。
脉络则是逻辑。
逻辑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而是靠不断的积累来感受。
第三,感受来自于经历,那就需要走出去。
人最怕的是闭门造车,因为所有的行动,只是大脑中理所当然的想象。
而想象,受到自己的经历限制,画地为牢。
这之后,你有去参加一些沙龙,认识一些其他行业的人。与他们的交谈,你知道了原来一个产品的逻辑,本质上有它的模式。
比如有家公司准备扩张,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标准化。把自己的管理体系梳理成文,把操作流程沉淀为规则,这样的动作,保证了质量的可控。
又比如有个朋友想要切入到汽车领域,但自己的经历相关度低,那么他找到了一个切口,做了一个子领域公众号。专注于细分领域,受到了厂家的关注。
这一系列故事,以不同的维度,呈现了不同看问题的维度。
你就像一个记者,去旁观,去记录,然后代入到自己的故事,思考结合点。
于是,你慢慢地有了思路,通过「如何熟悉一个新领域」「如何进行知识管理」,用逻辑来穿插工具和场景。
这样便有了体系。
↑ 逻辑化的体系
三年后的今天,你的公众号与 PPT 的关系确实越来越少,在工作中,幻灯片也已经慢慢退回到它基础的辅助上来。
这与你当时的目标一致,此时必须说一声恭喜。
唠叨了这么多,还是想说:现在的我,很感激你当时的不妥协。
没有躺在舒适区,在既有的熟悉领域按部就班。也没有给自己划定边界,努力去尝试更多可能。
这些可能,逐渐丰富这个灵魂。
它还不完美,但至少,它朝着一个大致正确的方向去完整。
在 2015 年的总结末尾,你还是强打精神,熬了一碗鸡汤:不否认过去,不畏惧将来。
这句话也送给现在。
晚安好梦。
——2018年8月15日
相关文章:2015年年度总结